打洋芋糍粑-皇冠电脑版网址

  • 商洛在线
  • 2023-08-03 15:53:27
  • 来源:商洛日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秦岭山区土壤多为沙壤土,有利于洋芋等块茎作物的生长,所以盛产洋芋。加上所产洋芋生长期长,淀粉积累多,水分相对少,所以吃起来口感很面,适合蒸、煮、炒、煎、炸等各种吃法,尤其洋芋糍粑是陕南人家盛夏季节招待亲朋好友的特色美食。

打糍粑首先要备好榔头和石案。打糍粑的榔头由一个一米多长的细木把和一个碗口粗、一尺见长的木槌组成。其次需要一块质地坚硬、比较粗糙、案板大小的大石板,这就是打糍粑的工作台。打糍粑前,先要端上几盆清水,将石板和榔头洗干净,再用一块笼布或者簸箕盖住,以防蚊虫、树叶、尘土等污了石板。  打糍粑的准备工作比较费时。先要选个头较大的上等洋芋,刮皮、洗净,不要切,整个码放在铁锅里,堆成小山模样;加适量水,大火烧开,再用文火蒸半小时以上,然后熄火焖上一二十分钟,揭开锅盖,用筷子能够顺利插下去,洋芋就蒸好了。随后,将蒸熟的洋芋趁热取出来,放在盆子、案板等干净器物上充分晾冷,锅底糊了的部分一定要提前剥掉。夏天天热,晾洋芋需要较长时间,人们会用风扇或扇子给洋芋降温。如果心急等不到洋芋晾冷,打出的糍粑一定是稀糊状,不仅黏度不够,而且口感差得远。  上述这些,都只是打洋芋糍粑的“序曲”,若从刮洋芋算起,少说也需要两个多小时。真正开始打糍粑的时候,家里的男劳力才正式出场。打糍粑不仅是体力活,还讲究一定的技术,经常是两个人配合着来,一个主打、一个辅助。  首先是辅助之人依次在石板上放两三个洋芋,主打之人用榔头将其一个一个捣成糊状。等到把所有洋芋都捣完,助手再将洋芋糊拢起来,一点一点地挨着再“糍”一遍,动作是用榔头反反复复前推后拉,这个环节使的是暗劲,最费力气,往往需要两个人轮换着来,直到洋芋糊能让榔头提拉起来为止。  接下来才真正进入打糍粑的阶段,如同厨师享受的是烹饪过程,打糍粑人享受的是劳动带来的快乐。将洋芋糊一次一次地拢起来,把榔头一次一次地举起来、砸下去,随着榔头一起一落,洋芋糊在石板上一收一缩,榔头击打洋芋糊发出的悦耳声响,让人非常受用。如同书法里面对收放关系的处理,又如歌曲里的主歌和副歌,前面是隐忍、后面是奔放,过去是铺垫、现在是升华,这也许是打糍粑让人累并快乐着的缘由吧。  等把洋芋糊捣到泛白、冒泡、不粘锤子的时候,糍粑就打好了,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不劲道。糍粑打好后,用铲子盛进大盆里,然后分装到小碗里,浇上西红柿青椒酸辣汁或者曲好的浆水,再调上油泼辣子和油泼蒜蓉,形状如“水围城”一般,与吃搅团一样,用筷子夹成小块,蘸汁下咽不要咬,圆润滑溜,稍顷便一碗下肚。  打糍粑因为费工费时费力,而且费洋芋,所以过去都是在收获洋芋的季节,或者家里来了客人才做这样的美食。一二十年前,农村人口还比较多,进入三伏天,只要天不下雨,打糍粑的石板旁几乎天天围着打糍粑的人,甚至还排队呢。现在回到农村,不仅人走得剩不下几个,而且打糍粑的石板大多也不见了。我家打糍粑的石板还在,但上面被别人放了柴火,而且斑驳不堪,早已不见往日的模样。  随着农民进城,糍粑也进城了,在陕南一些小县城,早市都可见卖糍粑的商户,但大多因人力和时间的局限,功夫不到家,糍粑不劲道,汁子也不好,吃不出一点过去的味道。  每次走过卖糍粑的摊位,我除了瞄一眼,更多的是对过去农村生活的回忆。

本文来源:商洛日报作者:李向宝

标签:



推荐more

网站地图